2025-04-18 「色彩复原 · 文脉留存」东方传统色彩采集与检测研究·第二辑
近日,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、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色彩设计与应用实验室,联合贵州茅台集团启动的“东方传统色彩计划”项目,聚焦于清代玻璃器,通过对文物样本的高精度拍摄与测量,探索中国色彩美学的历史演变和艺术价值。
// 立体样本色彩采集
玻璃器同时通过透射与反射呈色。同时,立体的玻璃器更由于造型曲面、厚度、光泽度、表面纹样的不同,给色彩测量的稳定性带来了难题与挑战。
为最大程度完成实物色彩的准确采集和数字重建,本项目经过光路设计、建模、仿真等前期研究工作,最终在实验环境中实现了空间均匀光场照明,保证对立体实物样本的拍摄和测色结果真实、稳定、一致。每一张图像背后,是对显色性、照度、减影指数、色彩校准的严格控制。
比色光源应在三维空间中保持一定的均匀性和减影性,以减少高光光斑、阴影等光影变化对立体实物色彩采集的影响
// 色彩采集:高精度的实验环境与设备
项目组使用尼康D90相机和柯尼卡美能达 CS2000分光测色仪,完成了对清代玻璃器的色彩分析。测量过程中,光源采用标准的D65照明体(色温6500K),照度控制在500±50 lux,确保了测量过程的准确性。每一件器物根据光泽度、曲面度、厚度、肌理和纹样特点,选择适当的取色点多次测量求平均,由此提取代表色色值,最大限度保证数据的科学性与可靠性。
// 科技赋能:数字化色彩数据库建设
色彩标准化、数据化主要是在色彩应用中确保色彩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的重要手段。
项目通过对玻璃器实物色彩科学化的测量与采集,进一步积累了传统色色样的色值、光谱数据等颜色信息。测量结果进一步转化为Lab、Lch、RGB、CMYK、Lab等颜色标准的数据化色值,从而构建数字化的传统色色彩数据库。
随着数据库建设的逐步推进,我们将进一步扩展对其他传统色的研究,记录中国传统色的“色彩指纹”,并探索更多应用场景。未来,这些色彩数据将不仅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,也将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动能。